成長太快

子女往往在父母不為意的時候長大,有時候更是比想像中還要大得快。當大家悟出一套子女方程式,自以為拿捏得宜之時,他們已經去了另一個階段,又要咬緊牙關發力再追了。
痛快的人生戰役
突然有感

痛快的人生戰役

「不如你唔好肚餓啦。」 這句話,聽起來有些荒誕。但相信大家都明白,也很易理解,我們是不能夠叫一個肚餓的人唔好肚餓的。因為這是一個生理反應,餓就是餓,以科學角度解釋是一個身體給腦袋的訊號,不能單去想不餓,就會飽。 但同一句說話,換了場景,對一個愁眉苦臉的朋友,一句「不如你唔好唔開心啦」卻變成不會太陌生。說的也是,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也會用這句來「安慰」人。係呀,有乜問題呢?那就試試回想一下,對上一次你情緒低落,朋友對你說「唔好唔開心啦」的時候,有什麼感覺? ⋯「多謝關心,但你估唔諗就真係會開心番咩?唉⋯」大概是這種感覺吧? 其實,學術上「唔開心」和「肚餓」性質上也很類似,他們同樣是身體給腦袋的訊號。沒錯他們的分別在心理上和生理上,但細看之下從科學的角度去解釋,「心理」也只是神經系統運作下的「生理」反應,是神經系統的某些東西,把情緒的訊號帶給我們。科學理論就止於此不再深究下去,但有了這個概念,
5 min read
一歲半的日本旅遊分享
遊玩至上

一歲半的日本旅遊分享

究竟何時才適合帶小朋友出外旅遊?今天姑且不探討這個話題,只分享經驗,阿仔倒是一歲半就去了第一次外遊。我不想將整件事說得冠冕堂皇,這趟外遊其中一個最大的誘因,是毒男爸爸和老婆打從心裏,真的很想去,對於愛周圍去的我倆來說,也實在是餓得太久了! 由決定到計劃,時間很短,也貫切簡單放鬆旅行模式。行程歷時六日五夜,地點是日本大阪,團友除了我、老婆和阿仔外,還有婆婆。 由蒐集資料、到處取經、以致落實行程,都聽到不少有關帶小朋友去旅行的問題和意見。以下是最常聽到的,它們沒有對錯,取決個人決定。以下是毒男爸爸的想法: ①「得歲半人仔,乜都唔記得喎。」 沒錯,歲半人仔,又怎會記得全部旅行細節(大人都未必得啦,right?)。但旅行是一個經歷,一個集體經歷,別只顧小朋友,同行的大朋友也會體驗到旅行的樂趣。這些都是新的事物、新的互動、新的體驗。尤其是當我看到,阿仔伏在圍欄上,遠眺一頭活生生的老虎時那個堅定卻又帶點疑惑的眼神,像在問那是否就是圖書中的那頭動物?那一幕讓我覺得辛苦也是值得的。我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,就算是歲半,阿仔對這次旅行是有記憶的。當然不能期望他會完全記得旅程的全部,但一些特別深刻的事
7 min read
註冊了 究竟去邊條龍先好?
教育教導

註冊了 究竟去邊條龍先好?

經過十一月,一連串面試的折騰,一月是註冊月,是頭痕的月份。面試結果出爐,有 Offer 又頭痕,冇 Offer 都痕,有幾個 Offers 更痕。 舊年第四季,體會到選校的太多未知數,以為報完名,順其自然就好。但到放榜註冊,又是另一次決定。這幾個月根本就像是,一個你揀人人揀你你又揀番人的過程,簡直形同再戀愛一次。之前選校報名,尤如青春曖昧期 Shortlist 對象,這次選定註冊,就如正式開始談戀愛,而基本上只可以選一個。當然,可以幾個 Offer 一齊要,上下晝班上齊,也可以騎牛搵馬之後再轉校。但是,煩囉。 整個K1報校旅程中,「一條龍」、「龍接龍」等術語此起彼落,有讚冇彈。事實上,「一條龍」確實有好處,因為很多「有龍」的學校也是公認的好學校,
4 min read
阿仔變哥哥 醋意點收科
一家相處

阿仔變哥哥 醋意點收科

毒男爸爸家裡很快就有新成員。不經不覺,已經到了 Due Date 倒數。早在一知道有了第二胎的時候,數數手指,兩個小朋友會太約相差三年。每個年齡距都有好壞處,三年比較要注意的,應該是 Attention 的問題。阿仔開始返學,多了和一班同學互動,又有老師指導,人就是越來越有個性。很多時候,都要捉住我們講學校所見所聞,講老師教甚麼、哪個小朋友曳曳(完全唔講自己有多曳)、有個小女孩很可愛。十居其九都是八掛東西,總之就是要我們坐定定的聽。 阿仔雖然並非萬千寵愛在一身,但身邊的 Attention 倒是很多。尤其在他人生的頭三年裡,身邊的所有人都是圍繞著他。如果突然多了一個小朋友,比他細比他更需要照顧,一瞬間失去了起碼一半的 Attention,醋意應該會一觸即發。 呷醋,其實每個人都有。醋意亦無分老幼,無分性格背景,那種被冷落的不悅感,就是話來就來。就算是成年人,也老是常出現。所以比較有效的方法,應該不是「減低醞釀了的醋意」,而是「減低醋意醞釀的機會」
3 min read
戒呢樣戒果樣系列之:片
倒瀉籮蟹

戒呢樣戒果樣系列之:片

今天開始分享「戒」系列。人仔細細,有乜好戒。其實「戒」不止於不做某些事,而是開始做另一些事,這是成長中一個很重要的部份。這個系列會分享一下有關戒呢樣戒果樣的經驗,可能會對大家有參考作用,也希望在毒男爸爸 Blog 齋吹的環境下,有些微貢獻。 阿仔兩歲以後,為準備上學,第一樣要戒的是:片。要成功,我經驗上大概有三個 Success Factors(先講小便): 第①:小朋友要習慣沒有片的日子。即是真空或只著小底褲,我們兩樣都試。由一出世第一天開始,阿仔已經習慣有條超大型吸水墊包到實。頭幾日冇片,小男孩那種褲襠空空,Fing 下 Fing 下的感覺實在很怪。初時阿仔連行路都要夾住腳行,認真攪笑。之後我和他說爸爸也沒有片片,又比佢睇爸爸也是和他一樣冇片,很快他就習慣了。 第②:小朋友要認知小便訊號並表達出來。即是能夠掌握急尿的感覺。這個我們倒是很早已開始灌輸概念。大約是一歲半開始,便要他試一試每次濕片的時候給我們知道,造成一個「濕片>
5 min read
面試的反思
突然有感

面試的反思

時間過得太快,毒男爸爸阿仔已經開始返學了。所指的已經不是 Playgroup 而是真正單拖冇人陪那種。 回想當初,我們只是報了三四間附近我們比較心儀的學校。重申,是「我們心儀」而並非「全港心儀」,即是不需日曬雨淋排餐死,不需幾千人爭一個位。報了名的這幾間,只要準備好資料,定時交報名表,然後就是等篩選和面試就可以。我們需要的,只是一個可以讓阿仔過群體生活,開心學習的地方。 雖然只是 Pre-Nursery,也得面試。在一個要拿超聲波 Cap 圖去排隊報名讀書的社會裡,要一個兩歲未滿,連自己行去邊都未必知的小孩去面試,我雖然不了解,但也可以接受。與其說是面試小朋友,倒不如說是面試家長,或是比家長一個反思的機會。 點解?那就要分享最深刻的一次面試。那次是發生在一個很早的上午,那天阿仔因為早起身扭計,我們也為此早點出發。到達學校時,見到很多人很迫,心諗原來真是很多人爭取學位。上前一問,原來那班人只是我們早兩 Group 的面試群,我們要等多兩個 batch 先到⋯(壓力指數+
5 min re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