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越代溝
疫情稍為緩和,學校陸陸續續復課,小朋友基本上已經重回返學的軌道(雖然疫情近期又因為天氣轉涼,再度反覆起來⋯)。
脫離了獨自面壁的學習時期,比起冷冰冰的視像教學,現在就算隔了口罩、面罩、膠板、1.5 米的安全距離、再加上到處彌漫的酒精氣味,都總算是拾回一點面對面的溫度和氣氛。
放學後的阿仔們,彷彿十年沒說話,總是滔滔不絕地分享返學的點滴。他們永遠著眼於令人摸不着頭腦的事情上,例如:老師毎日著不同的襯衫、校車裡每日輪轉不同配搭的小圈子、同學之間因為疫情不能互相分享的小息零食展覽、平時笑面迎人的老師在上課時的暴龍形態。話題千奇百怪,常有驚喜,聽完笑到碌地。
毒男爸爸的家,不是「食不言寢不語」的派別,反而視食飯時間為增進家庭關係的分享時機。同枱時候,兩兄弟的口就是忙到飛起,又要吃飯又要分享又要鬥大聲,所以經常會出現高音量並且疊聲的情況。
想要他們先舉手後發言?兩兄弟隨即竭盡所能去按低對方的手,鬥快先舉手,變成了「蠅量級混齡詠春黐手」表演賽,有時候還附加噴飯效果。
想要他們等一個講完先?兩兄弟就真的想盡快講完,各自各打衝鋒地,無視對方講講講講講,就好像投注站外兩個手持收音機的阿伯,同時爭播不同台的馬經一樣。
我哭笑不得,高舉白旗放棄:「爸爸投降⋯你地好似兩部收音機一齊播,疊曬聲點聽呀⋯」繼而醒起,今時今日的小朋友未必知道什麼是收音機,所以補充:「收音機呢,其實好似電視機,但係只得聲音,冇畫面睇嘅。」
怎料,哥哥大叫:「收音機我有聽呀!」
然後,細佬居然附和:「我都有聽呀!」
吓?我即時黑人問號:「你地有聽?收音機喎⋯聽乜呀?」
哥哥得得戚戚說:「《晨光第一線》呀!」
細佬又附和:「係呀《潺哥第一線》呀!」
很老實,當刻我心裡既驚訝又欣慰,因為眼前只有幾歲的阿仔,居然可以講得出一個陪伴我成長的電台節目。
原來父子之間,可以這麼近。這回答突破了時代洪溝,那重重的代溝。
皆因《晨光第一線》正正每天在他們乘搭上學的校巴中播放。也因為每天如是,他們還能清楚說出,主持人有關時事的對談、穿插的音樂歌曲、和每隔一段時間會聽到的天氣資訊和交通消息。
我也趁機會解釋給他們知道,每當聽到天氣交通,就是相隔半小時的間距。以往當智能手機還未普及,網上資訊並非彈指可及的時候,收音機的電台節目,便成為一眾道路使用者,一個不可或缺的資訊來源。
「這可是爸爸一直也在聽的收音機節目啊~!」我分享小時候在什麼環境下聽電台節目。兩兄弟聽得入神,但仍是有點疑惑。
就是因為這個共同話題,今天阿仔們的分享非常愉快。透過這次經驗,我也意識到,應該和孩子多建立一些,橫跨時代並能挑起興趣的事物,閒時可以多加交流一番。
啊!霎時間靈光一閃,繼電台節目之後,或者是時候推延至現在的通訊科技,和兩隻馬騮去研究一下,最新型的網絡路由器 Plash Speed。學術科技這類 STEM 教材,老婆一定會大力支持!🤫
*豆知識: 《晨光第一線》是香港電台第二台的一個晨早節目,截至現在已經播放了三十五年多,是香港電台其中一個最長壽的節目。節目由早上六時到早上十時播出(之前因爲疫情有小許改動),正正是小朋友上學搭校車的時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