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佬永遠大隻啲?

細佬永遠大隻啲?

自細開始,到不同的成長期,甚至到近年已經幾廿歲人有了兩個仔,心裡一直有個迷思:點解細佬永遠好似大隻啲?點解老是在朋友圈聽到類似討論?細佬係咪因為營養好啲?係咪因為比人錫多啲?係咪因為乜乜物物??

環顧身邊的朋友,又好似大佬永遠細細粒,細佬就高或大隻。毒男爸爸也不例外,我和親生細佬年齡相差不足兩年,也和一眾朋友的命運一樣,細佬足足高我成個頭,又比我聰明,更比我靚仔。而我兩個仔,又真係細仔大舊啲喎⋯

由細細個開始自己意會到這件事,到朋友間八卦問下問下,再到現在開始有人談論我兩個仔,仍然常會出現這類問題討論。

這個雞毛蒜皮,但纏繞著幾乎半世的迷思,突然挑起我的求知欲。就著這個題目,我居然的起心肝,上網做了一些資料搜查,試試查看箇中原因。真的有夠無聊,哈哈。

本來以為可以找出一些重要資訊,但實際上,我找不到任何科學文章或學說,提及哥哥和弟弟體型之間的關係。反而父母的基因遺傳,相同家庭的兄弟姊妹數目分析,則有一些有趣的數據,但卻不能整合重大的啟示。

反而,我倒找到很多網上討論區,確實一面倒談及「點解細佬高過我?」「身高終於比細佬追過了」等等相關的言論。諗深一層,這個又很容易理解,因為青少年發育期的哥哥姊姊在意身材體態,才會發放一連串的相關言論。試問「好野,我高過細佬喎!」「點解阿哥高過我?」等等認知上比較理所當然的事,又怎會搬出來講。

另外,也可能是因為,很多電影、漫畫、小說、故事的人物設定,也特別喜歡放大這個概念,因為細細粒的哥哥,配上大大隻的弟弟,反差大帶出的戲劇性也高。隨口一數,遊戲『Super Mario Bros.』的 Mario 和 Luigi、漫畫『幽游白書』的戶愚呂兄弟、早年電影『Twins』的 Julius Benedict 和 Vincent Benedict、勉強說得過去漫畫『鋼の錬金術師』的愛德華兄弟 Edward Elric 和 Alphonse Elric,也是比較深刻,著意細佬比較大塊頭的人物設計。

個人認為,基於以上原因,「細佬永遠大隻啲」的話題或概念,自然會偏向性地比較容易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。再加上人講我又講,潛言默化,就更加上心。

其實,我在大仔和細仔的相處之間,也觀察到一些倪端,也許是以下原因,令弟弟比哥哥大隻:

  • 湊仔經驗確實實豐富了:第一胎,戰戰兢兢的新手爸媽,一切也像摸石過河,很多時候也是從錯誤中學習。雖然不可說大仔成了白老鼠,但畢竟是第一次,自問怎麼努力,也未能做到最好。相比之下,湊細仔來得比較得心應手,也自然餵得他肥肥白白。單從細仔的超大肚腩加手瓜起𦟌,也知他的營養吸收絕非小兒科。
  • 大仔身為哥哥的引導和榜樣:記得大仔一歲兩個月才可以自己扶著站起來。細仔,八個月未到就做到了!其中一個大原因,是因為大仔很照顧細佬,一直在他身邊教導,而我們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,是會放手給他們自己玩的。以一個三歲的小朋友來說,最拿手的不外乎走來走去。他也很努力地,把自己甩繩馬騮的獨門功夫傳給細佬,好讓他有人陪玩。細仔大肌肉發達,大仔應記一功。

並非只有身型,一面寫一面諗返起一件又一件,小時候的兄弟姊妹的趣事,總是會會心微笑,尤其是一些作為大哥哥的小辛酸。

我記得小學時候還未到十歲,我用盡方法才能用幾個月的時間,爭取可以自己一個人落街買零食。細佬妹一到相約年紀,一句「阿哥都得啦」就能不費吹灰之力,享受我辛苦爭取的成果。當年扭到七情上面才能買到的玩具,又是一句「阿哥都有啦」就垂手可得。他們堪稱毒男爸爸生命中的初代 Free Rider。世界很公平,就是這些身體力行絞盡腦汁的大哥本色,爭取呢樣爭取果樣,才能令我有充分腦部發展,雖然我比較細粒,但就屎橋多多。

講了很多,其實,係咪只是我有這個想法?大家又有這個迷思嗎?如果不是兄弟,而姊妹間又有否如斯情況?我真的不知道⋯

最後,迷思仍然是迷思。好亂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