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模仿到成長

由模仿到成長

趁大仔的暑假期間,我們帶了他到一個小朋友情緒管理的幾星期課程。因為我們相信情緒管理並非容易,那還是讓比較專業的朋友去教導一下。課程完結時有一個家長會談,社工和導師為家長們分享課程點滴和一些經驗和意見。

很深刻,社工開口的第一句就是:「雖然我第一次見大家,但感覺並不是太陌生,因為見住你們的小朋友,我大概已經知道你們是甚麼樣子。」

無錯,千真萬確,這就是所謂的身教。子女日日夜夜見住的人,大多是他們的學習和模仿對象。個性、禮儀、待人接物以致困難處理,在他們身上的一舉一動,或多或少也有父母和身邊人的影子。因為在孩童時期,模仿就是成長的開始,那怎樣才可令他們成長得宜?這是一個很難答的問題。

毒男爸爸有一句不太好聽的口頭禪,大仔一早學會。每每看到我有些小意外,例如倒瀉水、忘記帶東西、冇睇時間、甚至比老婆教訓,他也會適時拋出一句:「大鑊。」(👈🏻我的口頭禪⋯)

「唔好講大鑊。爸爸口快講錯咗。Sorry...」

如果老婆在旁,加個怒啤,大仔就會補充:

「爸爸,你大鑊啦!」

看!他不止是單純的學舌,連用詞的時間也很精準。不要以為他們甚麼都不知道,其實有很多東西他們是學會了,並且放在腦子裡的,所以說小孩並不笨。而且這更是冰山一角,不單止說話方面,大仔突然間跳著奇怪舞步、周身𢯎痕挖鼻子、跳上跳落危險動作,多得不能盡錄。全部都是生活上從身邊的人事上學到的。

所以我認為,阻止小朋友去模仿並非上策,他們返學後,接觸的人多了,生活圏子也大了,他見父母的時間會越來越少,試問阻得幾多,阻得幾耐?在僅餘的相處時間上,我們願意只是集中火力說:唔好、停止、Stop、NoNoNo 嗎?當大家還是小孩的時候,父母有幾多次可以真正成功禁止我們去做某些事情?所謂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」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」,父母越禁我們越要做,在反叛心和好奇心的驅使下,小朋友總有自己的方法,而且更會越大個越高明。

相反,我相信在他仍然是白紙一張之時,把握機會教導他們溝通的重要性,鼓勵他分享。每每聽見他說了一些不太好的說話,做了不應該的事情,我通常不會立即責怪他,反而會去了解背後原因,從而作出適當的引導。記得我爸爸也常對我說,飲酒食煙對身體有害,盡量不要做,但也一定要識;正如我也對朋友說,辦公室政治很煩很懊惱,盡量不要做,但也一定要識。這個是我適應環境的處事理念。

俗語有云:唔怕你精,唔怕你呆,至怕你唔來。這句本身多用於賭博的俗語,對我來說在父母子女溝通上也有一定的自省意義。因為溝通是相向的,無論子女聰明還是呆笨,只要肯講出來,就有互動,凡事有相有量,也可幫助解決問題。最怕有一天,他們再不想和我們說話,失去了溝通的橋樑,那就失去了指引的渠道。毒男爸爸身邊有幾個朋友,他們和子女可以做到「亦師亦友」的關係,我封他們為偶像,常跟他們取經,教仔經。

大仔K1開學了幾星期,一有時間,我們就鼓勵他分享學校的點滴,無論開心或唔開心,講經歷還是講是非,總之有講有笑,養成溝通的習慣。順帶一提,新的「阿喬和敏雪」已經在新學校出現了(*註:「阿喬和敏雪」出現在早前的文章【走進三歲的社交圈】),大仔甚至乎已經可以說出大部分同學的名字!

大家可能會對我這個教育方針有些許保留,因為不責罵不阻止,很容易會變成寵壞小朋友。這個我同意,亦相信平衡點不易拿捏。

所以,介紹番,毒男爸爸的好拍檔:我老婆。衷心感激,一個心地善良和藹可親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她,放下形象背負起惡人的角色,做強硬派。她在一些一定不可為的事情上,為大仔定下一個指標,讓大仔明白底線。大仔也並沒有因為媽媽比較嚴厲而有所忌諱,我常提醒他媽媽是處處也是為他着想的,所以他反而更尊重媽媽。

這個角色有另一個好處:如果有一天,爸爸也如媽媽般認真地嚴厲責備,沒有討論的餘地,他就會知道:

「阿仔,你大鑊啦!」